top of page

《華氏451度》(Fahrenheit 451)- 馮晞乾

盧老師

這兩天,很多港媒都在報道學校把「禁書」下架的新聞。其實這不是什麼新聞,只是「国安法」陰影籠罩下的社會常態而已。我比較感興趣談論的,並非毀書此事,而是毀書的人。

據《明報》,一位化名「盧老師」的中學圖書館主任,表示因「喜歡書」才當老師,但自教育局向學校發出《國家安全:學校具體措施》,又見有教師被指「在課堂使用不恰當教材」而釘牌後,她「憂慮一旦學生借出的書被視為敏感而遭投訴,會影響學校運作,甚至令她失去教席,因此早前聯同上司主動着手將書下架。」(注1)


若記者報道無誤,光是以上一小段文字,已值得讀者再三細思。盧老師「喜歡書」,其實並不需要當教師,做公共圖書館管理員也可以;若想由朝到晚看書,到出版社當校對或編輯就更爽。何必做教師呢?為人師表,是傳道授業解惑,溥春風時雨之化,收成德達才之功。單是「喜歡書」,是不足以當教師,亦不必去當教師的。

然而更令我費解的是,聲稱「喜歡書」而入職的盧老師,因為擔心被投訴舉報,竟「聯同上司主動着手將書下架」,請問這是什麼道理呢?若是校長泰山壓頂下死命令,你無奈服從也情有可原,但現在是自己「主動將書下架」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更攞命的是記者接着寫:

「盧老師對要親手銷毁書籍感到心痛,引述校長要求『這些書註銷手續完成後,要直接銷毁』,不能轉贈學生或教師,最終200多本書『被直接搬上垃圾車運走,好難受』。」

是什麼書那麼罪大惡極,非得「直接銷毀」不可呢?難道是導致六年前銅鑼灣書店滅門的《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》?若盧老師真的「喜歡書」,根本有千百種方法可救活它們。她即使謹遵校長吩咐,不轉贈學生或教師,也可以送朋友,捐書店,甚至自己把書藏起來。完全沒必要把書送到堆填區。

然而最不可原諒的,是盧老師不但承認「自我審查」,更告訴記者一件事:學校圖書館本來存有兩種關於「六四」的書,一種記載「有民眾死亡」,另一種卻說「只有軍人死亡」,但現在只有後者留在架上!

恕我直言,這已不是「自我審查」那麼簡單,而是有計劃有系統的愚弄學生,協助中共竄改歷史。我這樣說並非blame the victim,因為盧老師不是victim,而是accomplice,是共犯。她做的事情非但不是自保,原則上也違反了教育局發給學校的《國家安全:學校具體措施》,文件有一段說:

「須清楚提醒教師,不得向學生宣揚個人政治立場或傳達扭曲的價值觀、發表煽動性的言論、在教材/學材上滲入偏頗/欠缺事實佐證/不符課程宗旨和目標的內容或資料,甚或直接或間接鼓動或默許學生參與校外政治活動等。這些行為均有違專業操守,不可接受。」(注2)

當然,透過圖書宣揚「六四只有軍人死」這種「偏頗、欠缺事實佐證」的「個人政治立場」,即使違反專業操守,教育局相信也不會追究的。盧老師顯然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。「盧老師」既是化名,那「盧」字不知是否有寓意?

不禁想起Ray Bradbury的經典小說《華氏451度》(Fahrenheit 451),主角是專門負責焚書,自以為造福人群的「消防員」Guy Montag。隨着故事發展,他蛻變覺醒,知道讀書的益處,明白思考的重要,不惜違禁藏書,反抗制度,最終成為文明守護者的一員。Montag和盧老師,一由焚書變護書,一由愛書變毀書,走的是截然相反的路。

學校圖書館今天毀書,源頭當然是「国安法」,但為人師者,配合政權,竟主動做到這種地步,午夜夢迴,不知是否於心有愧?盧老師不必為毀掉書籍而難過,她真正該難過的,是毀掉自己的志節。

1 https://bit.ly/3NyfTdO

2 https://bit.ly/3NTYITC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耶穌說:「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,仍舊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結出許多子粒來。」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: https://www.patreon.com/sefirot

圖/ 明報 文章及圖片來源:馮睎乾十三維度

5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